四心陪伴,暑期与孩子更好地在一起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曾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诚然,孩子的成长无法倒带,需要我们更好的陪伴。

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亲子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亲子陪伴不仅仅是“与孩子在一起”,它需要我们更多的用心来不留遗憾。

曾经看过一则小故事,一位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布置“我和妈妈去商场”的绘画任务,老师以为孩子们都会满心喜欢琳琅满目的商场、热闹非凡的购物场所,没想到一个小朋友的画作却是满纸的树干一样灰暗的线条。老师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呢?”小朋友答道:“我和妈妈去商场,我看见的都是大人的腿啊……”

原来,我们以为好玩的商场在一些孩子眼中一点儿也不。这个小故事给我们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很多启发。

“挑这件衣服,这件纯棉的,质量好!”“看这部电影,听说这部电影很感人,说不定对你写作文有帮助。”“蚯蚓有什么好看的,快起来,衣服都弄脏了。”“这有什么难的,谁学游泳不呛几口水啊?”“小狗有什么可怕,不要做胆小鬼。”“这积木有什么魔力,你都拼一天了,是不是该去看看书了?”……

“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我们与孩子在一起,却经常听不到孩子快乐的呼吸、看不见他好奇的表情、感受不到他满足的心跳。我们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又似乎是做着一个睁眼的盲人。

周国平曾说:“有一些正经的父母,自己十分无趣,看见孩子调皮就加以责罚,听见孩子的有趣话语也无动于衷,我真为他们的孩子感到冤枉。在干旱的沙漠里中,孩子的智性花朵过早的枯萎了。在沉寂的闷屋中,孩子的灵性笑声过早地喑哑了。如果一个孩子天赋正常却不会幽默,责任一定在大人。”

陪伴孩子,我们实在应该摈弃“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高高在上的父母思维,放下架子,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去发现、看见、拥抱、体验孩子的世界。

蹲下身来,我们才能放弃主导,更好地看见孩子的童真和需求,敏锐地理解孩子的渴望与想法,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更好地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参与到孩子的世界中去,给孩子及时、正面、恰当、温暖的回应。只有踏进孩子的世界,看见他们的童趣,听懂他们的暗语,才能真正亲近孩子,赢得孩子的喜欢,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这句教育箴言,对家长同样适用。当父母不能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的世界时,孩子势必也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成长的滋养。

因此,陪伴孩子时,记得守好自己的童心,蹲下身来,到孩子们的位置上去看看、去听听、去试试,与孩子一起带着好奇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会有意外的收获。

亲子陪伴是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与情感表现,是在共同活动和相互协作中建立亲密关系、发展情感联结的过程。

好的亲子陪伴,需要有亲密的情感交流与行为互动,需要在陪伴中及时觉察与回应对方的情感需求,需要“共情、尊重、接纳、关怀”等情感的流动,因此,做好情绪陪伴不可忽略。

成长中的孩子,由于自身身体的不断生长、外部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活挑战的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极易发生波动,十分需要积极情绪的分享者和消极情绪的分担者。此时,仅有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指导、活动上的参与显然已经不够。孩子更需要的是成长中的倾诉者和倾听者,理解、接纳、支持他们的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敏感地认识到,成长中的孩子在应对自身发育与外部世界时出现的情绪问题,其实都是孩子的求助信号。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与孩子保持在同频状态,共情沟通,及时给予孩子积极正向的回应,并让允许、看见、尊重、支持成为陪伴的主旋律。

“情绪陪伴”最难的是“倾听”。有研究指出,我们专注于倾听别人说话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7秒。做好对孩子的情绪陪伴,要克服忍不住插嘴、发表意见的习惯,要有意识地避免17秒的限制,耐心地不加评判地听完孩子的倾诉,让孩子一直有机会表达他的真实情绪。

情绪陪伴中,我们还要清楚地明白,在情绪的当口,孩子并不需要人生导师,也不需要生活指挥官。

戴尔·卡耐基曾说:“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好的亲子陪伴,应该做孩子的好听众,好的听众要学会放弃“有用”思维。

当不擅长体育的孩子挑战自我,跑了1000米时,与他一起感受完成挑战时的兴奋和自豪的情绪,而不是告诉他跑步能强健体魄,对体育中考帮助也很大,请他一定要坚持。当孩子没法在指定的时间内背下英语单词而烦躁焦虑时,第一时间应该拥抱他的烦躁,告诉他“是啊!背下这么多单词确实不简单”,而不是首先用你的过来人经验告诉他怎样背诵更有效更高效。同样的,当孩子与朋友闹矛盾而低落时,请先接住他的情绪,告诉他“这确实挺难受的”,而不是迫不及待指点他这场矛盾孰是孰非。

有时,情绪陪伴还需父母适当的后退。心理学家皮克哈特博士认为:“步入青春期(9~13岁开始),家长被踢下自己的宝座。在这些孩子的童年时期,家长做的事都对;到了青春期,似乎变成了家长做的事都不对。”

我们必须承认,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最想避免的就是和家长单独相处。这其实也是一种情绪需求。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时光时,我们不妨往后退,给孩子充分的进行自我纾解情绪的空间。这也不失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理解陪伴。当然,往后退并不意味着任由隔膜产生,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共处的时光,把握相处与沟通的良机。

情绪陪伴,重点要关注孩子的感受,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体悟,与孩子一起和情绪共处,进而帮助孩子释放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在陪伴中和孩子真正建立起情感的桥梁。

此外,情绪陪伴中,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敏感,他们比任何人都更能敏感地感受到我们情绪的起伏和变化。在情绪互相感染的魔力下,我们的负面情绪有可能演化为孩子内在的情绪,往往伤害的种子就埋在失控的情绪之中。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孩子更好地感受陪伴的爱与力量。

亲子陪伴,对于职场爸爸妈妈来说,最为无奈的现实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确实,亲子陪伴,无论是生活陪伴、学习陪伴,还是活动陪伴、情绪陪伴等,都应该在亲子双方都能感知彼此存在的场域中进行。但不管哪种陪伴,都不能简单化为同一时空上的共伴共处。

几年前,四川温江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早出晚归难陪儿,父子靠上百张留言条交流”的新闻触动了很多人的心扉。父亲张君是高三班主任,每天早出晚归,非常忙碌。四年时间里,父子两人用“互留纸条”的方式进行交流,上百张留言条成了父子俩感情的纽带,也陪伴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可见,即使未能待在一起,依然可以实现陪伴。好的亲子陪伴,是责任意识下饱含情感爱意的付出,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及时真诚的回应、参与和分享。

除了留言纸条,书信一样能够传达温情和理解,记录关爱和牵挂,承载鼓励与教诲。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傅雷……书信陪伴的智慧其实不乏范例。

此外,当客观条件让我们无法陪在孩子身边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持续保持与孩子的交流与分享,保持对孩子学习、生活、交往等的关注与情感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虽然没有办法做到“无处不在”,但在你需要的时候一定“无时不在”,这样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同样具有意义和价值,同样可以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更加明媚。

陪伴对孩子而言确实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不可“过度”。陪伴过度会滋生依赖,削弱孩子的独立性,更有甚者,可能把孩子养成需要“搀扶”的人。

“陪伴”并不是“无所不为”,并不是“代替”。亲子陪伴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教导孩子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给予孩子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抉择的时间和空间。陪伴孩子去体验、去判断、去抉择、去跌倒、去创造、去反思、去调整……而不是代替他。在不放心的、无所不为的陪伴下,孩子可能永远也无法拥有拥抱与热爱不确定世界的能力与眼界。

电影《阿甘正传》中经典两问的对答,也许能给我们如何造就更好的陪伴带来答案——

“福瑞斯特,你长大后想成为谁?”

他回答说:“为什么我不能做我自己?”

——是的,亲子陪伴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而好的家庭教育不就是鼓励孩子成为他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吗?让孩子变成需要“搀扶”的人显然不是陪伴的初衷。好的亲子陪伴,需要我们学会有所不为。

儿童心理学家马修·诺伊弗尔德说:“成就孩子的一生,需要父母的七次退出。第一,3岁退出餐桌,让孩子掌握主动吃饭的技巧;第二,5岁退出孩子卧室,让孩子减少依赖;第三,6岁退出孩子的浴室,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开始独立洗澡;第四,8岁开始退出私人空间,再亲密的关系,也要给孩子留一定的空间;第五,13岁退出家务,父母越“懒惰”,孩子越早独立;第六,18岁退出帮助选择,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第七,结婚后退出孩子的家庭,孩子已经长大,他需要为自己的家庭营造空间。”

放下担心、焦虑、期待、控制,学会退出、等待、信任、尊重,大声地告诉孩子,“我在这儿呢,你放心!”同时,也要大声地告诉孩子:“你只管往前走,我很放心!”

最后,放心的陪伴不仅仅是父母的放手和信任,同时还不应给孩子带去负疚感,应是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没有情感负担的陪伴。因此,“放心”不仅是父母的放心,更应是孩子的放心。我们爱孩子,首先要爱自己,牺牲式陪伴对孩子而言,其实是情感绑架和情感伤害。莫让孩子的童年只剩下自己和父母,也不要让自己的世界只有孩子。好的陪伴,应该是彼此成长,为彼此打开更大的新世界。

陪伴孩子长大,是极其美好的家庭生活。喜欢和孩子在一起,给孩子更好的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也让自己发自内心地享受与孩子相伴的美好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