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孩子正被危险游戏洗脑,青少年抑郁真的必须重视起来了

最近,死亡游戏又开始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起来。很多地方政府明令通报,提醒家长注意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防自杀游戏的荼毒。

这种自杀游戏,是一种通过心理暗示来诱骗青少年自杀的恐怖活动。

起初,死亡游戏从俄罗斯国家发起,潜伏者会在社交网站,搜寻那些发表极端厌世言论的青少年,邀请他们加入游戏。

想参与游戏,男生要交出身份证和家中地址的拍摄照片,女生则要交出拿着身份证件的自拍裸照。

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者会被渐进的死亡暗示洗脑。

我们离开后会到一个更开阔的地方,我们在这个世界没什么好依恋的。”

做任务的孩子一旦加入了,不仅毫无退路可言,还会潜移默化地被消极绝望的观念导向游戏终局,“自愿”选择结束生命。

最后一天能完成自杀的青少年,会被认为是游戏的赢家,受到其他会员的膜拜。

这款游戏有各种各样的变型款,侵入到许多聚集青少年的社群当中,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很多人会觉得,孩子听信这种邪门歪道,自讨苦吃,怎么可能呢?尤其是不愁吃穿的孩子,有什么好矫情的?

“死亡游戏所吸引的人,本身就是具有抑郁潜质,或是已经陷入轻微抑郁的人。”

这类游戏的可怕之处,就是用微小的举动,逐步麻痹精神脆弱的对象。

按理说,人是有自我保护的本能的,自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计,参与者会逐渐习得对痛苦、恐惧以及疼痛的接受能力。

他们都非常讨厌自己的影子,想方设法想要摆脱影子的跟踪。经过一番尝试和努力,小猫汤姆选择了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小猫托比选择待在比自己体型更大的事物的影子里。

这则寓言反映了人对伤痛的两种处理方式,也就是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种方式是逃避,另一种就是选择投靠痛苦,彻底地暴露在更大的痛苦中,这样原来的伤痛比起来,就没那么疼了。

选择死亡游戏的孩子就像小猫托比一样。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创伤,于是跟随自己的好奇心,投靠了更黑暗、更伤痛的组织,以此来寻求归属感。

有一位17岁的少年小宇,不幸在约死群中通关了。小宇是个阳光开朗的男孩,平常生活中,乐于助人,还特别喜欢画画。

父亲徐世海对小宇很照顾,他会在儿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主动和他聊天;儿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他也总是站在他的身边。

可就是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懂事善良的孩子,选择了自杀。

小宇走后,他的父亲痛心疾首,终于摸进了儿子生前参与的约死群。潜伏多日,徐世海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亲眼目睹了诸多青少年的厌世和悲观。

他们会一起讨论游戏和动漫,也偶尔谈及死亡相关的话题。只要有人讲到“想死”,群里的成员就会刷屏鼓励,支持他们做出轻生的举动。

徐世海在这个群众试图捕捉自己儿子生前的痕迹,邂逅并拯救了许多濒死的生命。他发现这些孩子心理都有一道巨大的裂口:

有的被网贷骗了钱,害怕事发,想结束生命一走了之;

有的活在父母的期待下,在攀比中焦虑度日;

有的孩子衣食无忧,却没有可以依靠倾诉的对象,而父母总觉得他在无病呻吟...

这些孩子或沉默寡言,或畏首畏尾,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正在与痛苦撕扯。

“家庭在(孩子约死)这件事上会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家长关心不够;另一方面,孩子没有把家长当作自己最后的一个支持的堡垒。”

父母的态度,往往决定着孩子的生路。可是我们总是习惯了用大人的视角,框定了孩子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那么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就不只有“快乐”、“阳光”、“没有烦恼”这样的选项。他们和大人一样,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会沮丧、焦虑、无助。

所以那些“吃饱了撑的”、“还是作业不够多吧”、“小孩子怎么可能那么多心事”的想法,都是在堵上孩子寻求支持和帮助的渠道。

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说:“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孩子们现在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很多大人总是积极努力地为孩子谋划一切,希望他们未来路途平坦顺利,却忘了当下孩子走路的鞋子,是不是掺入了麻烦的石子。

这种别扭,是不能因为微小就选择忽视的。当石子磨坏了双脚,出血感染,甚至到了肌肉坏死的程度,孩子还怎么走好他的康庄大道呢?

在小说《无声告白》中,莉迪亚就是这样一个被过度期待的孩子。她的爸爸希望她能左右逢源,广交朋友;妈妈则期待她专注学习,好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学业。

小心迎合父母愿望的莉迪亚,只能在走廊里假装和朋友打电话,打造自己的社交达人人设。同时兼顾着妈妈的方向,在桌前死记硬背,痛苦地学着自己难以吸收的进阶功课。

后来,哥哥俩开家里,莉迪亚意识到自己会被父母逼上绝路的。恐慌、高压让她坚决地选择了自杀。

作者伍绮诗说:“父母的期待是子女不得不背负一辈子的压力,无形或者是有形。”

我们总以为自己微不足道的关注和期待,只是一种美好的念想。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感到紧张、害怕和窒息。

行至中年,我们或许很难感同身受孩子的处境了。他们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而是日常中的感受和情绪,在有意无意中,被我们忽视了。

孩子的人生还很长。当他被困在眼前的囚笼里,究竟是温善的力量托住了破碎的他们,还是被充满恶意的黑暗裹挟和吞噬,或许生机就在一念之间。

那一念,就藏在过往父母的关爱、理解、包容和回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