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工作将宝宝寄养在姐姐家,跟宝宝再次相见的一幕令人心酸

上世纪90年代初,身处沿海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工厂林立,人流如潮,很多年轻人奔赴广东,寻找自己心中的一份梦想。

而与广东相邻的广西,虽然也有部分地区处于沿海,但经济状况与广东相比,差距太大,所以,有很多年轻人前往广东寻找工作。小芳,就是这万千打工人马的其中一员。

初中毕业的小芳,家里兄弟姐妹多,而田地少,家庭条件非常拮据,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在家里干了两年农活之后,经村里人介绍,去往珠三角的一家电子厂上班。

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与在家里干农活相比,还是好了很多,对此小芳很知足。每个月发了工资后,小芳自己只留了小部分,大部分寄往家里。小芳写信跟家里人说,工厂包吃包住,自己平时也不怎么需要花钱,周末还能跟工友去周边玩玩,她觉得挺好。

就这么过了几年,小芳认识了同是厂里的小伙子阿奇,阿奇是本地人,为人老实本分。两人恋爱了1年,领了结婚证。

第二年年初,两人的宝宝出生了,是个可爱的女儿。小芳很高兴,她当妈妈了,面对可爱的宝宝,她每天都很开心。不过很快小芳就犯愁了,为了生养小孩,她请了两个月的假,假期完了,她得回去上班。

因为阿奇家庭条件也一般,所以她不能呆在家里当全职妈妈,但双方父母都没法帮他们带宝宝。想来想去,只能求助姐姐了。姐姐嫁到老家邻镇,家里开了一家小商店,因紧靠国道,且正处于村口,生意尚可。小商店由姐夫打理,姐姐平时就帮人做做衣服,并不太忙。

于是,小芳带着宝宝,回老家去找姐姐。姐姐听小芳说了情况,马上答应下来,让小芳安心上班,宝宝她会帮带好。两天后,小芳依依不舍地离开家里,离开之前,看着可怜的小宝宝,小芳忍不住哭了。

出于对宝宝的思念,回到厂里上班后,小芳每个星期都会写信给姐姐,跟姐姐说自己的情况,也会关切地询问宝宝的情况,但苦于当时通讯不发达,没法看到宝宝的相片。而且从珠三角回去一趟,要坐十几个小时班车,回去一趟并不容易,小芳只能把对宝宝的思念放在心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芳也在一天天地盼望着到年底,工厂有假期,可以回家去看看宝宝。但对宝宝的思念越是强烈,日子就越是难熬。小芳对年底的到来可谓是日盼夜盼。

不过再难熬的日子也是给小芳熬过来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年底工厂放假,小芳终于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小宝宝了。而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快一岁了。小宝宝长什么样了,会叫妈妈吗,见到了妈妈一定很高兴吧?小芳在心里想了无数遍跟宝宝见面的场景。

坐十几个小时的班车,没有让小芳感觉丝毫疲惫,下了车小芳马上就去找姐姐。姐姐正抱着小宝宝给喂东西吃,小芳见到了宝宝,赶紧叫喊着跑过去,要抱宝宝。宝宝却哇地一声哭了,拼命挣脱小芳的怀抱,不让小芳抱。

对于宝宝来说,小芳是个陌生人,虽然小芳是她的妈妈,但她并不认识小芳。对于宝宝这样的表现,小芳既心酸又愧疚,心酸的是宝宝连自己的亲妈都不认识了,愧疚的自己没有能力把宝宝带在身边,让宝宝跟着自己长大。

其实小芳并不是个例,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前往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这些孩子也成了留守儿童。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

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很突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希望父母们都能对留守儿童重视起来,给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他们才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