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哺乳动物中,人类是唯一需要在分娩时寻求助产的灵长类。对于人类女性来说,分娩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有些情况下甚至是致命的。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由于怀孕和分娩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每天有约830名妇女死亡。
之所以会这样,是和人类女性的产道结构有关,首先就是人类产道较为狭窄,据估算,20世纪60年代,新生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的全球几率为3%,即每1000次分娩中出现30次新生儿难以通过产道的情况。
其次就是人类女性产道呈现扭曲结构,人类女性产道上部或者入口呈圆形呈横向(从左至右)椭圆形,这被认为是分娩的理想状况,但人们并不清楚为什么产道下部呈明显纵向(从前至后)椭圆形,这种扭曲结构通常需要胎儿通过狭窄产道时进行身体旋转。
为了设身处地地了解母亲的生产过程,设想你即将临盆。当胎儿进入产道时,因为入口是呈圆形呈横向(从左至右)椭圆形,他极可能头朝下,面向你的一侧。
然而因为出口是纵向的,所以他在中途时,他必须把脸朝向你的背部,他的后脑部抵着你的耻骨。这时,他的双肩朝向你身体的左右两侧。当胎儿还在你体内时,他仍然面朝后,但随后他将把头稍微转向一侧,这样的旋转帮助胎儿的肩转位,从而才能适应产道出口的变化。
然而人类母体的产道与胎儿尺寸大小具有严密的一致性。人类女性的平均骨盆开口,最大直径是13厘米,最小是10厘米,而胎儿头颅从前到后的平均长度是10厘米,双肩跨度是12厘米。对绝大多数母亲和胎儿来说,扭曲结构的产道增加了分娩的困难与危险。
人类进化出来这样的产道在哺乳动物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繁衍和演化是以后代的延续作为保证的。但是,人类的生育却一直为分娩所困扰。这两者之间显然是想矛盾的。科学家一直想破解这个进化难题。
首先,关于人类女性产道为何如此狭窄,科学界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相对较窄的产道可能是人类权衡分娩、内脏器官支撑以及直立行走方式之后的结果。
在两百万年之前,随着人类的进化,从而失去了更多的诸如体短、手长以及大脑较小等猿类特征。人类的身材更高,手臂更短而脑容量更大。早期的直立人大脑容量有800毫升,晚期的直立人大脑容量已达到1200毫升,与现代人的大脑1350-1500毫升的容量相差不远。但是,这种脑容量的变化已经影响到女性分娩胎儿,而人类女性的产道在以前只是适应于较小大脑容积的胎儿。
人类脑容量的增大意味着从出生起人类婴儿的大脑体积要远大于其他哺乳动物,也就是导致进化与自身结构相冲突。一方面,女性不得不为了直立行走而保持狭窄的骨盆和产道,但另一方面,胎儿巨大的头颅使得通过狭窄产道时更为困难。
为了降低分娩时的风险,人类进化出较短的妊娠期,使婴儿头部能够安全通过产道,但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婴儿在大脑充分发育之前就已经降临人世。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的发育仅仅是成人大小的四分之一,新生儿的脑容量仅为400毫升,成年之后可达1400毫升左右。大脑已经发育成熟达到97%是在宝宝三岁的时候,而宝宝5岁的时候,大脑的大小和容量已经跟成人很接近了,基本建立起记忆、学习、动作的控制等等的大脑功能相应的结构了。
因为大脑没有充分发育,所以胎儿的头骨在出生前后并没有完全愈合定型,受到挤压时能够改变形状,这就能使胎儿在分娩时易于通过女性的产道,这个最标志的特征就是囟门,人出生时留有的囟门就是要让大脑骨缝延迟愈合。
因此,这是人类在进化中适应自然选择而获得的一举两得的举措,既可以让分娩比较顺利地进行,又可以让大脑容量在出生后增长较大。
那为什么人类女性的产道又会呈现扭曲结构呢?近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KATYA STANSFIELD和合著者在《BMC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为解释人类为何进化出形状如此复杂的产道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小组认为,盆底肌的支撑功能可能影响了人类产道形状的演变。他们对骨盆底进行广泛的生物力学建模后发现,发现骨盆底呈圆形或者横向椭圆形时变形、应力和应变最大,而纵向椭圆形延伸则增强了骨盆底的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产道入口圆形呈横向(从左至右)椭圆形,而产道下部呈明显纵向(从前至后)椭圆形。
那为什么入口不进化成纵向椭圆形呢?科学界认为骨盆入口横向延伸的进化趋势受到平衡起立姿势时前后身体幅度的限制,而不是由于两足运动的效率,纵向较深入口需要更大的骨盆倾斜和腰椎向前突起,这将危及脊椎健康和直立姿势的稳定性,女性对骨盆入口和出口的不同要求可能导致了产道弯曲的进化。这是人体结构发展与进化之间的妥协。
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应该知道女性生产究竟要付出多大的辛苦与风险,所以,我们应该要体贴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她们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