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孩子对你是否是安全型依恋?

根据依恋理论,我们的成人关系很大程度上重复着几个月大时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心理学家会对我们与最初的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第一段关系极为关注。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艾斯沃斯基于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恐惧,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实验,来测试婴儿在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情境下的反应。

实验者将婴儿和抚养者安排在实验的房间里,随后离开。标准的操作程序分为七个步骤:

1.当婴儿探索房间的时候,抚养者什么都不做。

随着实验的进行,这些情境对于婴儿来说,越来越陌生。最开始,婴儿只是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然后陌生人进来了,然后陌生人开始和他们说话,最后连抚养者也看不到了。婴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在母亲回来后婴儿的反应,分析得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这种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很有安全感,在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会有些沮丧,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深入的研究显示70%的婴儿属于这个类型。

这些孩子对抚养者没什么兴趣,但当抚养者离开房间的时候会大哭。奇怪的是,当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觉得高兴,总是转过身哭着就爬开了。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这些婴儿最开始不想离开抚养者去探索新环境。之后,和不安全/回避型一样,当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大哭,抚养者回来并想靠近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抗拒。他们看起来很生气。大约1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之后的研究又确认了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

这些婴儿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看起来总是害怕抚养者,并对其感到迷惑。对婴儿来说,压力经常过大。这种依恋类型和抚养者抑郁或者儿童虐待有关。

为什么婴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往往更自信、 更多朋友、成人阶段的关系更好。

安全型依恋被认为和抚养者的这些特征有关:

那些明显与上述特征相反的行为或态度更容易导致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还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研究者认为依恋类型会导致很重要的社会性、情绪和认知方面的结果。有些研究者认为婴儿早期的依恋越积极,他们长大后就可以更成功地离开抚养者。

安全依恋的建立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是长期的重复地适时回应沟通建立起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孩子感觉到被听见、被看见、被理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然地向养育者倾诉寻求帮助。因为养育者就是他/她的安全基地。

儿童只有把父母当作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这给我们的提醒是:我们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各种期望不是靠向家庭外寻找而达到的,而是建立在我们家庭内安全基地之上的。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家庭安全基地”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不幸福,但他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收获幸福,那些没有通过原生家庭获得温暖与安全感的人,最清楚自己是如何艰难求生、自己的安全感有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从不怀疑每位父母爱孩子的心,但当孩子做事不尽如人意时,发生错误时,请父母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身作则,正确地引导孩子向好发展,不要等到孩子对我们绝望了,才知回首!